古代家训,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、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,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,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
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,他的《诫子书》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,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。《诫子书》是他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,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。
诸葛亮
诸葛亮(181年-234年10月8日),字孔明,号卧龙(也作伏龙),汉族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散文家、书法家、发明家。其散文代表作有《出师表》、《诫子书》等。曾发明木牛流马、孔明灯等,并改造连弩,叫做诸葛连弩,可一弩十矢俱发。
《诫子书》原文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澹(淡)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译文
君子的行为操守,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,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。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,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。学习必须静心专一,而才干来自学习。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,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。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,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。年华随时光而飞驰,意志随岁月而流逝。最终枯败零落,大多不接触世事、不为社会所用,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,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?
鉴赏
《诫子书》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,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,最忌怠惰险躁。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,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,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,对比鲜明。
在《诫子书》中,诸葛亮教育儿子,要澹泊自守,宁静自处,鼓励儿子勤学励志,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。他说,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意思是说,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,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,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;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;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。《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,举止荒唐。在书信的后半部分,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: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,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,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,是他人生的总结,因而格外令人珍惜。
注:图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1.永不期待,永不假设,永不强求。顺其自然,若是注定发生,必会如你所愿。 2.还是要勇敢走下去,让父母过得更好,让梦想掷地有声,让爱的人不失望。 3.这世上最货真价实的成功,就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过一生。 4.人生的高度,不在于起点,而是在于是否追随到终点,一切在于我们自己。 5.今天是糟糕的...
1.我们真的要过了很久很久,才能够明白,自己真正怀念的,到底是怎样的人,怎样的事。 2.从容不迫的举止,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,更能令人心折。 3.这个世界上,总有你不喜欢的人,也总有人不喜欢你,这都很正常。而且,无论你有多好,也无论对方有多好,都苛求彼此不得。因为,好不好是一回事,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...
1.高考像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道坎,无论成败与否,我认为现在都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要总结高考的得与失,以便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迈好每一个坎! 2.不管遇到怎么样的困难,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,人总要活在希望里,哀莫大于心死,要在困境中奋起,在失望中充满希望。 3.高考中没有失败,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的经历和感...
1.要明白一个道理,男人可是轻易的喜欢一个人,但不会轻易的爱上一个人。 2.能让你生气的敌人,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;能让你生气的朋友,说明你仍在意他的友情。 3.最幸福的人们并不一定什么都是最好,只是因为他们懂得欣赏生活的美好。 4.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...
1.不解释的,才叫从容,不执着的,才叫看破,不完美的,才叫人生。 2.我们放下尊严,放下固执,却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。 3.人,永远是寂寞而自我的生物。无论多么真诚的说出的爱,也总会有无法被理解的心情。 4.把手握紧,里面什么也没有,把手放开我,你得到的...
1.任你的名字就像穿针走线般缝进我的悲伤。 2.有个笑话叫爱情,笑得撕心裂肺,哭得一塌糊涂,却还不肯放手。 3.用QQ这么多年,从没见过好友们全部在线的时候。 4.让沉默代替所有回答,只为看你懂我多少。 5.我若在你心上,情敌三千又何妨;你...